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歌行

曹叡 曹叡〔两汉〕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冷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月光照在床头,屋子里格外明亮。屋里的女子想起知友,心中忧伤,难以入睡。思念不能断绝,夜晚也显得无比漫长。不时有微风吹进闺阁,吹动着罗帷,罗帷不停地飘动着。女子重新披上衣服,穿上鞋子走出屋子。可是到哪里去呢?只有在附近徘徊彷徨。春天鸟儿都向南方飞去,而有一只鸟却剩了下来,独自翱翔。它呼唤伙伴的声音多么悲伤,哀鸣的声音不禁让人断肠。看到鸟儿想起自己,女子悲伤得哭了起来,眼泪都沾湿了衣裳,只好站在外边高吟,向天空倾诉自己的忧愤。

注释
①耿耿:心中难以忘怀的样子。
②闺闼:妇女所居内室的门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玉台新咏》,此诗是魏明帝曹叡的作品,但并不可靠。据萧统的《文选》、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和左克明的《古乐府》等,此诗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下注云:“《伤歌行》,侧调曲也。古辞伤日月代谢,年命遒尽,绝离知友,伤而作歌也。”即郭茂倩认为此诗是“伤日月代谢,年命遒尽,绝离知友”之作;近代有的乐府诗选本则认为此诗“写女子怨恨丈夫远走不归”。但实际上,此诗应该是一位失去了伴侣的女子在春日里触景生情、感物怀人的吟唱。

参考资料:完善

1、 许逸民,黄克,柴剑虹.乐府诗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02月第1版:128-130

赏析

  这首诗的前十四句具体写主人公闻见春月、春风、春鸟等景物后的伤感,后四句写本来可以使人欢乐的景物引起主人公伤感的原因。全诗感情浓烈,刻画细腻,表现含蓄而意味深远。

  第一部分分三层,每一层各写一个场景。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春月:开篇二句点出了此诗写作的环境与景物,同时也暗示出主人公深夜未眠;接着二句则以“忧人” 说明忧烦之事萦绕在主人公的心中,用“不能寐”和“夜何长”表明主人公心中有无限忧伤而至失眠,与开篇二句相照应。接着六句为第二层,写春风:前二句接着前面写出无法入睡的主人公在明亮的月夜里凝神思虑的动态,通过主人公在失眠中所感、所见,反映了其心中烦闷的程度;中间二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伤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此诗前十四句具体写女子闻见春月、春风、春鸟等景物后的伤感;后四句写本来可以使人欢乐的景物引起她伤感的原因。全诗感情浓烈,刻画细腻,表现含蓄而意味深远,诗中“写景”与“造景”十分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女子忧苦、怀人的情感,将一位在春天里睹物思人的哀伤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曹叡

曹叡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 王粲〔两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延年歌

李延年 李延年〔两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艳歌行

佚名 佚名〔两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