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眠呈梦锡
孔平仲〔宋代〕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是百忙之中的一个闲人,更有高眠可使你诧异吃惊。
春光侵入四肢,胜过频频将美酒畅饮,风儿吹醒我的午梦,梦境飘忽纷乱有如流云。
学生的读书声不妨碍环境幽静,图书满席表明我不忘辛勤。
黄昏时打着呵欠缓步出门,见帘外红花自管自飞落纷纷。
注释
梦锡:姓氏与生平未详,孔平仲有诗称梦锡节推,其官职为节度推官。
可诧(chà)君:可使君诧。
四支:四肢。
浓似酒:像喝醉酒一样手脚绵软。
诸生:集贤院的学生。
弦诵:泛指朗读诗书。
向:临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大约是作者经吕公著推荐,初入仕任秘书丞集贤校理之时所作。写在明媚和煦的春天昼眠的生活小事,并将诗送给一位叫郑梦锡的友人。
参考资料:完善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160
简析
《昼眠呈梦锡》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诗人忙里偷闲,一枕昼眠的情行;颔联写天气给人带来的慵懒之感;颈联写自己非一味疏懒,昼眠之后仍在执教;尾联写诗人昼眠后的情景,表达了惜春情意。这首诗层次分明,意脉贯通,把生活中的小事写得异常生动有趣。
赏析
这首诗起句交代诗人昼眠的原因。在“百忙之际”,摆脱世务,“偷得浮生半日闲”,使朋友感到惊诧不已。虽然诗人没有进一步交代导致自己闲暇的原因,但他如果身居朝廷要职,是不会如此的。个中隐约透出了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春入四支浓似酒”写昼眠前的感觉。在暖融融的阳春季节,人会感到手脚软绵绵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用“入”字来形容春意沁人肺腑,十分妥贴。“风吹孤梦乱如云”,是回忆昼眠中的情景。“孤梦”,说明这一觉睡得香甜安稳,连梦都被春风吹乱,如天上飘浮的白云,理不出头绪。其实,从作者这种连梦境都不愿如实透露的写法中,可以见出他深埋在心底的某种苦衷的端倪。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851篇诗文 22条名句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宋代〕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屈原塔
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南歌子·感旧
苏轼〔宋代〕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