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满

元淮 元淮〔元代〕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如烟的细雨里传来了一声声杜鹃鸟的啼鸣,潮湿的气候简直要浸透人们的衣物。
梅子黄了大半,倒映在水中。邻居家的桑蚕已熟,小麦也即将要收割了。

注释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润逼:湿润的气候逼迫着。
红绡[xiāo]:指红色薄绸。
毡:蹂毛成片,故谓之毡。意思是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
黄梅:开始泛黄的梅子。吴人谓梅子为“曹公”,“望梅止渴”成语亦由是而出。
半老:黄了一半,亦有“半老徐娘,风韵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小满》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以子规的啼声与细雨交织,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次句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细腻与滋润,透露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境遇;后两句写出一幅丰收与希望的画面,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含蓄,情致哀而不伤,富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元淮

元淮

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31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天祥传

《宋史》〔元代〕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劲草行

王冕 王冕〔元代〕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春

白朴 白朴〔元代〕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